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(前稱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,簡稱中信集團,英文為CITIC Group),是經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和批準,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于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公司。主要業務集中在金融、實業和其它服務業領域。
2018年12月,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《2018世界品牌500強》揭曉,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241。
2019年7月,發布2019《財富》世界500強:位列137位。
2019年9月,2019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,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17位;
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,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17位。
2019年12月,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入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。
中信集團的主要業務集中在金融、實業和其它服務業領域。1989年曾被稱為十大官倒公司之首。2006年12月31日,中信宣布以19.1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內森斯能源有限公司,從而獲得該公司對哈薩克斯坦卡拉贊巴斯油氣田的開采權。
金融業是公司重點發展的業務,其資產約占公司總資產的81%,主要由商業銀行、證券、保險、信托、租賃等金融機構組成。
實業在公司總資產中約占18%,涉及信息產業、基礎設施、能源、房地產等行業和領域。
截至2010年底,中信公司的總資產為25391億元;當年凈利潤為334億元。位列美國《財富》2011年世界500強204位。
中信集團的業務實際上主要集中在如下領域:
金融業包括商業銀行、證券、保險、信托、資產管理、基金、租賃等,經營門類齊全,綜合優勢明顯。
非金融業主要涉及房地產基礎設施與區域開發業務,工程承包業務,資源與能源業務,制造類業務、信息產業,商貿與服務業等領域。
經過多年的改革和發展,中信集團在國內外建立了良好信譽,形成了巨大的無形資產,擁有一批熟悉市場經濟的專門人才。
中信集團自成立以來,一直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與大力支持。對于中信集團在改革、開放、發展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,黨和國家都給予了充分肯定與高度評價。
1984年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成立五周年之際,鄧小平同志為公司題詞:"勇于創新,多作貢獻";
1984年10月,鄧小平在會見參加由中信公司主辦的"中外經濟合作問題討論會"全體中外代表時明確指出:"對外開發是一個長期的政策。為了廣泛接觸,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可以作為中國在實行對外開放中的一個窗口。"
1989年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成立十周年時,鄧小平、江澤民、李鵬、陳云等中央領導同志分別題字、題詞或致信祝賀。
1997年4月,國務院在聽取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工作匯報后指出:"中信公司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試點和重要窗口,在經營體制和管理制度方面有不少創新,積極引進國外資金,在國際市場上形成了較強的融資能力,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,樹立了較好的信譽,為國家的改革開放事業作出了貢獻。"
1999年9月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成立二十周年之際,江澤民同志為公司題詞:"開拓創新 勤勉奮發 辦好中信"。
2008年12月30日,世界的品牌價值研究機構——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舉辦的“2008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年度大獎”評選活動中,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憑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,榮登“中國最具競爭力品牌”大獎,贏得廣大消費者普遍贊譽。
2013年榮獲中國品牌價值研究院、中央國情調查委員會、焦點中國網聯合發布的 2013年度中國品牌500強。
以上原文摘自網絡
2018年《財富》世界500強排行榜第149名。